近年来,中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尤其是今年7月,由东方电气集团宏华集团与吉林大学联合研发的‘地壳一号’钻机,仅用90多天便完成8745米的钻探深度,创造塔里木油田的最快钻井纪录。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更彰显了年轻技术人才在科技攻关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首台专用于万米大陆科学钻探的设备,‘地壳一号’高达60米,占地超过1万平方米,标志着我国在科学钻探装备上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其钻探深度达到1万米,并是国际上首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科学探井,极具科学价值。这一重大工程背后,汇聚了一批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年轻技术伟才,他们的努力在这一壮丽工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自2009年,我国真正开始启动地球深部探测工程,青年技术人员肩负重任。通过与吉林大学的深入合作,东方宏华建立了一支由青年技术骨干组成的开发团队,致力于研制能够应对深层钻探挑战的高科技装备。一名青年机械设计工程师在回忆研发过程时表示,以往的技术水平有限,然而团队的坚持与努力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攻坚。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们面临着无数技术上的“硬骨头”,每一个技术问题都需要反复推敲。他们从零开始,经过不断的设计图纸修改和仿真模拟,逐步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尤其是在实际工况下的多次调试中,那些夜以继日的努力,成为了‘地壳一号’能成功问世的关键。
‘地壳一号’在制造完成后有必要进行长途运输,跨越3456公里,从四川广汉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12个省市、130多个市县,到了严酷的作业环境后,团队又面临了极端的低温。冬天的沙漠条件对设备运作造成了挑战,钻杆和泥浆泵里的泥浆很快被冻住,阻碍了取芯工作。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挡这些年轻技术人员的探索精神。面对严寒,他们用蒸汽管线逐一解冻设备上的冰霜,甚至将蒸汽管线化作“暖手宝”,在工作中保持温暖。那次冬季作业中,团队中的大部分年轻人是第一次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但他们的勇气与创造力不断推进着整个项目的进展。
除了极寒的天气,团队还需要面对强风带来的通信困扰。在一次强风袭击中,作业现场的通信网络遭到破坏,迫使团队迅速行动,驱车数十公里,购置备用网线,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这种临危不乱的应对展现了年轻人的团结与创新精神。
青年技术人才们不仅克服了实际作业的种种困难,还在技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联合攻克了深部钻探装备的转盘回转速度低、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和压力控制精度低等核心问题,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高转速全液压顶部驱动、自动化摆排管及快速钻杆柱的自动拧卸等多项技术难题。这一系列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获得了22项专利,这中间还包括6项发明专利和16项实用新型专利。
“观看‘地壳一号’的成功,我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大国重器’。”一名参与现场测试的青年电气工程师这样形容,这种自豪感不仅源自于成功的技术突破,更源自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次次挑战同成长与努力的经历。
10月16日,东方电气集团又传来了喜讯,国内首台1.2万米深智钻机成功交付,这一新的科学钻探装备再度展示了青年技术骨干的才华与创造力。他们通过突破万米管柱“一键联动”自动化等关键技术,让这款钻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深、更复杂的自动驾驶作业,逐步推动了我国在深层油气开发领域的进程。
正如东方电气集团团委书记柯俊雄所言:“向地球深部进军,创造的不只是新的中国深度,更是中国的新未来。”在这支青年团队的带领下,东方宏华勇立潮头,践行产业报国的初心,彰显出“向阳向上、自立自强、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精神。未来,他们定将继续为打造更多‘大国重器’而不懈努力,展现出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在这场持续的科学技术创新比赛中,年轻的力量无疑是最鲜活、最有活力的部分。他们用激情与智慧,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瞩目的科技蓝图,也为更多年轻人展现了无限的可能性与美好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我国自吸深井泵数据监测陈述
下一篇:湖北:小流域修养北方大水井